妨礙工程建設,最強釘子戶對拆遷款「貪得無厭」,堅守7年,如今被困在深坑之中

在加快城市化的建設過程之中,釘子戶是讓政府和開發商非常頭疼的一件事。有這麼一家釘子戶,他因為不滿意政府的拆遷補償款拒絕搬遷,現在竟被困在一個十米深的大坑之中。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呢?

城市想要更好的發展,就需要更多的土地資源,因此在近些年,政府出臺了很多土地開發政策。但政策雖然下發了,實行起來卻沒那麼順利。在開發商對環路進行拆遷改造的時候,就碰到了一個其難纏的釘子戶。

現在如果來到這處環路上,能看到一個特別的「景觀」。在一個深坑之中,矗立著一個三層的小樓房,就仿佛是此處地面塌陷下去了一般。這實際上是當地的一家釘子戶。
當時政府下發了土地開發政策以後,開發商就開始和被徵收土地上的居民進行溝通,商量補償款。大部分居民對這事都是喜聞樂見的,因為補償款的價格比他們房子的實際價值是要高很多的。但西三環有一家釘子戶卻不同意。

這家釘子戶的房子的主人是一個70多歲的老大爺,在拆遷的政策下來的時候,他的房子修建完成還不到一年。因此他要求除了補償款以外還要給他當時建房子的所有資金。

這開發商當然不願意了。但老大爺也是個「硬茬」,不給這麼多錢他就堅決不拆。開發商對此也很是頭疼,老大爺的房子是一個三層的樓房,當時建房子的時候的花費必然不少,如果補償款和建房的錢都是他們出,那他們也會有所損失。

而更讓開發商頭疼的是,是老大爺的房子地理位置。它位于河堤壩之上,對老大爺房子周邊進行拆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南水北調工程。但是工程整體要求在水渠兩邊50米之內不能有任何建築物,而老大爺的房子就在工程水渠50米之內。

但無奈雙方一直沒有談攏,開發商也就只能先對老大爺周邊其他地區進行開發了。

這位老大爺的房子附近原來是一個小村莊,周邊還有不少其他住戶。但隨著拆遷政策的到來,周邊居民也都陸陸續續的搬走了,就剩下了老大爺這一家,非常冷清。

而讓老大爺更加難受的事還在後面,周邊居民都搬走以後,施工隊來了,他們對原有的房屋進行拆遷重造,這個過程持續了很久,老大爺每天都生活在噪音之中,而且由于施工范圍大,因此老大爺的家就仿佛置身于建築工地上一般。

在施工隊的施工過程中,老大爺周邊的地基也在不斷升高,等到周邊新建建築基本完成以後,老大爺的房子就坐落在一個深坑之中了。一旦下雨,老大爺的門口就跟積蓄了很久的小水塘一般。而長期的日曬雨淋,讓老大爺的房子牆皮也脫落了許多。

等到周邊建築全部建立起來以後,老大爺的房子就不再屬于居民區,經常會出現斷水斷電的情況。老大爺本身又是一個70多歲的老人,面對著10米高的深坑,他的出行也變得非常不方便,因此過了一段時間以後,老大爺就從房子裡搬了出去,但仍然沒有拆遷的想法。

今年的夏季,出現了罕見的暴雨天氣,降水量達到了近些年的峰值。老大爺的房子在暴雨之中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,現在想要在裡面住人也是一件非常不現實的事情了,老大爺也只是偶爾回來看看房子。

雖然老大爺的房子還沒有拆除,但是這也只是時間問題。這棟房子的存在對市容市貌影響較大,而且還妨礙了水利工程的建設,因此相信在不久以後,這個房子要如何處理就能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