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口就要2億,最牛釘子戶有多慘!住在廢墟,廢品環繞,給房就搬

一位27歲的年輕人叫王振宇,當時拿到的拆遷賠償款就高達千萬,他隨後在北京買了好幾套商品房,還有豪車。一名叫張繡的老教師拆遷戶說,她工作了44年也不能算出這個錢數,用她的話說,「人追錢,累死你,錢追人,很容易」。

不過,並不是人人都能很順利地獲得「巨額拆遷款」,有的因拆遷而成了不折不扣的「釘子戶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大多數類似的「釘子戶」結果都不怎麼理想,雖然處在鬧市,房子四周卻是雜草叢生,廢品滿地,泥濘不堪,出行都不太方便,這其中的人隨著時間推移,受不了這種僵持,甚至喊出給錢或者給房就搬,但木已成舟,沒有房企再來催他們搬遷。

實際上,釘子戶現象並不是某個城市特有,而是存在于大多數城市,尤其以大城市居多。在繁華的上海普陀區,穿過密佈的高樓,你會發現一個類似于「廢墟」的樓房,其中有一戶把房子加蓋到5層,房子落戶人數達到了27人,但1億的拆遷報價著實嚇著開發商了。

資訊顯示,此前商量不達目標不拆的幾戶人家,其房子現已破敗不堪,雜亂的環境,別說自己住,就是出租都困難。據說房主目前很懊悔當初的選擇,現在周邊的二手房房價接近10萬/平米,如果把當時拆遷的2套房放到現在,市值已經超2000萬,現在卻什麼都不是,早已被人遺忘。

還有「城市風景線」之稱的釘子戶,只見這棟8層樓房矗立在環形立交橋的正中央,淡黃色的外觀,與四周的立交橋形成了「意外的和諧」。據了解,在2008年時,當時因道路規劃,這片居住樓需搬遷,其他居民都談妥搬走,唯獨住第一層的郭大哥因要3套房子未談妥。

無奈之下,為確保工程繼續推進,這座立交橋採取了立體環繞設計,其目的就是避開這棟樓,即便在工程施工階段,雙方仍舊在談判,最後雖然達成一致,不過,由于時間跨度太長,原在任的領導調走了,這事就擱置下來了,直到現在,這裡變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,供遊人們拍照留念。由于被立交橋環伺,不僅出行不便,周邊的路噪、胎噪不絕于耳,幾無居住價值。

在成都錦江區錦華路上,一個被網友稱為「成都最牛釘子戶」的人家,房子兩邊道路建成通車有10年時間了。原來,在2010年時,其他村民都簽了拆遷協議,唯獨他家要認為賠償不合理,開發商提高到500萬讓搬,但人家開口要2億,多輪談判未果。

道路建成後,房子兩邊車水馬龍,噪音很大,時間久了,房子周邊廢品環繞,自己住起來很不舒服,加上眼看其他村民拿到了安置房、賠償款,自己卻落到無人管地步,很是失落,最後甚至提出給錢或者給安置房就搬。但這個時候已經晚了,開發商告訴他,道路已經建好,沒有給錢拆遷的必要。

前面說的這些釘子戶不過是很多城市的一角,在網上隨便一搜就可能發現不計其數的釘子戶消息,輸入「中國最牛釘子戶」就有82.2萬個搜索結果,其中發現有一家不僅是因賠償而成為了特殊「釘子戶」。

在蘇州吳江區聯楊路有一個很高檔的別墅社區,從空中看,有一小棟建築夾在其中,顯得非常與眾不同,它不像其他因修道路、因市政建設而阻礙交通什麼的,對誰都沒影響,而且更特別之處除賠償未協商一致外,還有情感的原因。

原來這棟小樓的主人是一位莊姓老奶奶,她就依靠房子旁邊的菜地種菜為生,老伴臥病在床,對這個房子很有感情。開發商多次談判無果後,建了一條景觀河把這房子分隔開來,而陸地上也用鋼板一併分隔,所以,老人家出行只能淌著水過河,很是不便。

從以上的拆遷故事中可以發現,拆遷是一件很復雜的事,牽涉到雙方利益,在各個城市始終存在一少部分未達成拆遷意見的人,最終磨成了「釘子戶」。一般而言,拆遷分兩類,一類是違法建築,毫無疑問,根據物權法等規定,沒有履行法定建設程式的房屋不受法律保護,可以進行強制拆除。

但另一類則是有合法手續的建築,按規定,如果拆遷主體與被拆遷人未達成補償安置協定,並支付相應價款,則是不允許拆遷的,一旦非法拆遷,當事人可提起民事或行政訴訟。而且當遇到強拆時,被拆遷人可不離開自己的房屋,若出現斷水、斷電、斷氣、斷路等情況,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。

當然,「釘子戶」不著邊際的要價也是不可取的,如果像文中提到的這些情況,最終大都是得不償失。不僅讓工程延誤、損害公共利益,同時還可能面臨拆遷人向法院申請強制拆遷的後果。總而言之,「適可而止,利己利人」,大機率是釘子戶最明智的選擇。